北京交通广播4月24日讯】北京交通治理不断引入新的治理机制,今年朝阳在停车治理方面有哪些新进展?在停车位挖潜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本期《交通大家谈》节目,特邀请朝阳区交通委交通基础设施协调中心副主任蒙琳、朝阳区交通运行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铭轩、朝阳区交通委规划科科员齐利伟,针对车位缺口较大、停车难等问题,一起聊聊停车治理那些事。
朝阳区:
停车资源向这类人群倾斜
从2019年全市实行路侧停车改革工作以来,朝阳已实现电子收费管理路段272条,共计车位数24699个,涉及朝外、劲松、双井、建外等34个街乡。
在制定2024年度朝阳区道路停车专项建设计划时,朝阳区重点侧重二环至四环区域内居住停车需求较大和停放秩序突出地区,织补原有电子收费道路,另一方面针对五环外城市化发展较快和停车矛盾突出地区,联网连片解决停车问题
同时,积极落实停车居住认证制度。将有限的停车资源最大程度上向有刚性停车需求的周边居民倾斜,在解决居民停车需求的同时,也有效提高道路出行环境。
2024年
朝阳计划新建车位6000个
停车位紧张是目前面临的棘手问题。
本年度,朝阳区计划新建车位6000个,其中重点侧重小区周边拆违腾退用地增设,其次通过小区内部规范管理、立体化改造、人防工程新增、公交场站改造、老旧楼宇改造等多种形式进行挖潜。
积极推进停车资源有偿错时共享
朝阳区计划通过“错时共享”进一步挖掘共享停车资源,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写字楼、医院等公共建筑停车设施,与周边居民达成错时共享停车。
本年度,计划通过建立区政府、属地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三级联动机制,组织各属地依据居住停车需求,充分利用停车设施信息报送工作成果,进一步盘活居住区周边公共建筑停车资源,既使停车场资源白天和夜间得到充分使用,又使老百姓的私家车有地停、优惠停,实现停车资源供需双方的双赢。本年度,朝阳区新增不少于3000个停车位。
因地制宜增加停车位供给
按照《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的工作部署,结合区委区政府2024年实事、折子工程任务安排,统筹全区综合交通缓堵工作,进一步优化出行结构,提高区域交通管理水平,朝阳区制定《2024年朝阳区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其中明确各街乡因地制宜增加停车位,加强停车设施建设。
■编辑JR
相关新闻
【新京报4月24日讯】4月24日,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交通委了解到,2024年度,朝阳区将积极落实路侧停车居住认证制度,将有限的停车资源最大程度向有刚性停车需求的周边居民倾斜。同时,计划新建6000个车位,重点利用好小区周边拆违腾退用地。
据朝阳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9年北京全市实行路侧停车改革工作以来,朝阳区已有272条路段实现了电子收费管理,共计车位数24699个,涉及朝外、劲松、双井、建外等34个街乡。
为进一步巩固道路停车改革成果,遵循严格控制和中心城区减量化的原则,朝阳区结合市民集中反馈的诉求及各街乡需求等实际情况,制定2024年度朝阳区道路停车专项建设计划,重点侧重二环至四环区域内居住停车需求较大和停放秩序问题突出地区,织补原有电子收费道路,并针对五环外城市化发展较快和停车矛盾突出地区,联网连片解决停车问题。
同时,积极落实路侧停车居住认证制度。按照“因地制宜、动态管理、居民参与、公开透明”的原则,指导属地建立居住停车机制,简化办理流程,将有限的停车资源最大程度向有刚性停车需求的周边居民倾斜,在解决居民停车需求的同时,有效提高道路出行环境。
在停车位挖潜方面,朝阳区也将有一系列新举措。首先,积极推进停车资源有偿错时共享,通过“错时共享”进一步挖掘共享停车资源,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写字楼、医院等公共建筑停车设施,与周边居民达成错时共享停车。
2024年度,朝阳区将新增不少于3000个错时共享停车位。计划通过建立区政府、属地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三级联动机制,组织各属地依据居住停车需求,充分利用停车设施信息报送工作成果,进一步盘活居住区周边公共建筑停车资源,使停车场资源白天和夜间得到充分使用,让老百姓的私家车有地停、优惠停,实现停车资源供需双赢。
此外,还将因地制宜增加停车位供给。按照《2024年朝阳区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明确各街乡因地制宜增加停车位,加强停车设施建设。2024年度,朝阳区计划新建车位6000个,重点利用小区周边拆违腾退用地增设,其次通过小区内部规范管理、立体化改造、人防工程新增、公交场站改造、老旧楼宇改造等多种形式进行挖潜。